生活車訊 比減速丘更舒適 桃園市府交通局試辦「實體減速台」 桃園市府交通局近日於桃園區大同路(南山街至大同路200巷)路段試做「實體減速台」,當車輛靠近實體減速台時,駕駛人會看到路面上有鮮明且微微隆起的色塊,藉由平台起伏的感覺使駕駛人注意降低車速。
生活車訊 騎樓抽菸宣導期已過 12月1日起正式稽查取締 不少癮君子會在商店外面的騎樓抽煙,但自9月1號起,高雄市衛生局公告,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店及速食店之「騎樓」及「庇廊」全面禁菸,如今,宣導期3個月時效已過,警方也自12月1日起正式稽查取締
生活車訊 11月起 這9項車輛變更檢驗不用再跑監理站 為提供民眾更便利的服務,交通部公路總局自108年11月1日起,開放定期檢驗到期的車輛至各公路總局委託的代檢廠辦理檢驗時,可同時辦理拆除置放架(含車頂車後及玻璃置放架)等9項車輛變更檢驗項目
生活車訊 5G連網技術加持 Pirelli(倍耐力)發表新款智慧車胎 Pirelli(倍耐力)採用的是目前最新的5G連網技術應用,其主要是在輪胎內部植入一具硬幣大小的碟片,透過碟片中的傳感器、處理器與通訊電子設備,結合5G網路頻譜
生活車訊 SEAT 投入電動機車戰局 ?! SEAT e-Scooter Concept 正式亮相 Volkswagen 集團旗下 SEAT 成立的 SEAT Urban Mobility 近期便推出一款名為 SEAT e-Scooter Concept 的電動機車。
生活車訊 暴風雨中不敢開電動車 ?! 對電動車認知謬誤產生的莫名恐懼 根據媒體報導,近期韓國 Hyundai 便針對 2,000 位擁有駕照的駕駛進行一項調查,其中有 18% 的人認為在暴風雨的天氣開電動車是危險的事;有 22% 的人認為在家裡替電動車充電並不安全;有 46% 的人承認他們對於電動車有里程焦慮;另外有 28% 的人承認他們對電動車「所知甚少」。
生活車訊 2019 年 12 月法規新制一覽 台 61 線西濱快速道路 122.6K 到 115.6K 北上路段,即苗栗縣通霄鎮南通灣至白沙屯,已增設區間測速系統,速限每小時 90 公里,驗證距離長度約 7 公里,行經車輛務必遵守速限,否則將面臨 3000 元起跳的罰鍰
生活車訊 逆向行走比較安全 ? 台北醫學大學副教授這樣說 引述國內媒體報導 : 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所副教授白志偉團隊發現,行人車禍致死率中(排除十字路口),順向車流(背對)的死亡機率比起逆向(面向來車)多 121%(2.2 倍),呼籲應持續宣導逆向走,甚至入法,才能提升用路安全。
生活車訊 報機車駕訓班就補助你 1300 元 ! 公路總局擬擴大舉辦「機車駕訓補助」計畫 公路總局擬將擴大舉辦,預計明年元旦起,提高補助為1300元,名額也再增2000名,共8000名,約12月上旬就會將計劃呈報交通部。
生活車訊 Tesla Cybertruck & Ford F-150 拔河大對決 結果竟然。。。 國外傳出以 Tesla Cybertruck 挑戰現今最暢銷 Pickup 車款 Ford F-150 比賽拔河,Tesla Cybertruck 竟然輕鬆拖著 F-150 上山而去 !
生活車訊 車展式微 ?! 汽車公司不再參加車展的原因是。。。 2020台北世界新車大展將於12月28日至1月5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值得注意的是,本屆車展中,雖然 Tesla 將首度參展,但包括 Maserati、Ferrari、Lamborghini、Koenigsegg、Mazda、KIA 則將會缺席,其實不僅國內車展遭遇這種情況,近五年來,海外多場歷史悠久的大型車展也開始面臨車廠逐漸不參展的問題。
生活車訊 只要半價 且更耐用 ! 台灣高鐵發表國產化車漆 台灣高鐵公司日前(11/14)邀請媒體到高雄燕巢總機廠,參訪其電力系統訓練和國產漆的開發成果,資深副總陳強表示,高鐵公司在江耀宗董事長上任後,為扶持國內軌道零組件生產廠商,提高本身的維修技術與能量,並降低零組件備料採購成本,與國內軌道業者和研究機構合作,全力開發國產軌道物料。
生活車訊 台9線南迴公路草埔隧道年底全線完工通車 擬採用區間測速管制 台 9 線南迴公路拓寬改善計畫將於年底全線完工通車,目前尚未通車的安朔-草埔段,當中有屬於甲級隧道,長達 4,610 公尺的草埔隧道。由於隧道內發生事故,往往因空間較狹小,易引發嚴重壅塞情況,若車輛起火更可能造成嚴重災情。因此,交通部公路總局除於台東安朔建置南台灣首座交控中心,監控南迴公路沿線及草埔隧道外;因應地方政府要求,也擬在隧道中設置區間測速,來嚇阻民眾超速行為。
生活車訊 北市車輛未禮讓行人死傷創新高 議員要求強化執法並加速推動行穿線退縮政策 轉彎車輛沒禮讓行人,釀禍的交通意外時常發生,北市議員周威佑指出,今年一到九月北市車輛未禮讓行人事故,已造成十三人死亡、九四○人受傷,死傷人數創下近五年來新高,議員要求有關單位加強執法,並加速推動行穿線退縮政策,保障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