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的環境加上龐大的車流,雪山隧道內部高溫導致機件系統加速老化的議題在近期獲得相當多的討論,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現在雪隧的車流量和高溫已經超出當時的預期,衝擊隧道機電系統的壽命,讓使用年限縮短。因此建議高公局對雪隧大體檢,汰換老舊的系統。

機電系統是隧道營運的基礎建設,從最基礎的燈光、號誌、通風設備,到意外發生時的排煙設備、消防設備與避難區域供電;如果故障,嚴重可能讓隧道缺氧。李克聰指出,2012 年雪隧火燒車,交通部調查發現,隧道內排煙的 40 部軸流式風機,火災時竟有 13 部故障或停用,反映出雪隧設備維護、保養、檢驗機制的問題。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對此也發布新聞稿回應:
【原稿照勘】近日有媒體報導雪隧內部車流量和高溫都超乎預期,嚴重衝擊雪隧維生系統壽命,並憂心許多機電使用年限恐縮短,建議啟動大體檢汰舊換新等。高公局表示,由於氣候暖化造成隧道外高溫及夏季旅遊車流壅塞導致近日雪隧內部出現高溫現象,惟經設備檢測顯示隧道內空氣品質指標均低於警戒值,在安全範圍之內。

該局除加強監控外,亦適時啟動風機降溫。另外隧道機電及交控弱電系統,係設置於交控中心與機房內,其內部有設計空調系統維持設備正常運轉,未有因高溫產生故障情形,且設置於現場之設備均有耐高溫、防塵及防水之防護設計,亦有持續辦理系統汰換、更新及提升工作,強化隧道機電設施穩定,經多年維運均可維持正常運作。雪山隧道機電與交控設施均已辦理總體檢工作,高公局並分別於104年、107年完成機電、交控設備提升工程,未來該局將持續邀集專業顧問滾動探討雪隧機電體檢時機。

但是除了機電系統之外,走行的車輛亦受到隧道高溫影響,可能引發拋錨、水箱破裂、爆胎等事件。高公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雪隧夏季平均溫度是 40 到 43 度,北口末端因為有爬坡,溫度會到 45 到 48 度,但汽車並不是集中在最熱的北口故障,代表汽車本身是根本原因,只是雪隧高溫讓這些問題表現出來。

但是李克聰憂心,蘇花改將在明年全線通車,屆時雪隧車流量會再擴大,溫度可能會再上升,並提升汽車拋錨的風險。因此建議交通部等單位估算未來雪隧溫度,汽車拋錨風險等數字,並採取交通管制、降溫機制等措施,保障雪隧行車安全。